返回首页

知道弹簧刚度与弹力,如何确定弹簧的参数

77 2023-05-12 02:41 admin

一、知道弹簧刚度与弹力,如何确定弹簧的参数

F=kx(F为弹力,k为弹簧刚度,x为挠度,即弹簧压缩量)如果精确计算的话需要用到下面的公式:载荷F(或T)与变形f(或ч)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弹簧的特性线。弹簧的特性线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1)直线型;(2)渐增型;(3)渐减型;载荷增量dF(或dT)与变形增量df(或dч)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载荷,称为弹簧的刚度.对于压缩和拉伸弹簧的刚度为:F=dF/df,对扭转弹簧的刚度为:T=dT/dч。当设计缓冲或隔振弹簧时,弹簧的变形能,唯碧也就是在受载荷后能吸收和积蓄的能量,应该进行计算。式中G-------弹簧材料的切变模量E-------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K-------比例系数,对不同类型的弹簧又不同的值.它标志着材料的利用程度,所以也成为利用系数。从式中可以看出,变形能与模量G和E成反比,因此,低的模量对于扒山戚要求大的变形能有利。同样,低的模量对弹簧刚度也有利。又变形春陵能的大小与最大工作应力的平方成正比,增大应力就意味着要求材料有高的弹性极限,高的弹性极限也对应着高的模量。但应力是以平方形式出现的,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它起决定性作用。在设计弹簧时,为了得到大的变形量,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可提高弹簧材料的体积或者应力,或者两者同时提高。追问:那怎么由以上两个参数:刚度与弹力,来获得一个标准的压力弹簧的参数――包括弹簧丝的直径,弹簧的直径,自由长度?补充:弹簧刚度=线径*1000/C的3次方*工作圈数

C=弹簧中径/线径

弹簧中径=弹簧外径-线径追问:那你有标准压力弹簧的参数表吗?在网上搜不到补充:还需要用到这个公式

y=kx+b

y:弹簧总长;b:弹簧静止长度;k:弹簧刚度系数(与弹簧材料,尺寸有关);x:作用力

k=EI/L:E: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即抵抗单位力变形能力);I:弹簧尺寸构成的几何参数;L:弹簧总长度(高度)。补充:我这里也没有,你最好查查资料,材料力学方面的

二、环形弹簧的性能是什么?

环形弹簧,由拉伸弹簧和连接弹簧所构成,拉伸弹簧和连接弹簧的螺距及旋向相同,使用专用胎夹具夹紧拉伸弹簧的一端并旋入连接弹簧,再将拉伸弹启码簧的另一端旋转后套入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利用回转力将连接弹簧旋接在拉伸弹簧的内部并使拉伸弹簧构成环形弹簧。实用新型环形弹簧不影响连接部位的形状和弹性,并且连接牢固地应用于各种需要使用环行弹簧的场合。环形弹簧由带有内锥面的外圆环和带有外锥面的内圆环配合而成。外圆环的对数根据承受载荷的大小和变形的要求而定。环形弹簧常用在空间尺寸受限制而又需要强力缓冲的场合、环形弹簧由许多对内、外圆环组成,若损坏或磨损野枯后不需要全部更换,只需将报废的个别圆更换即可,修理较客易,也比较经济。

由于外圆环和内圆环沿配合圆锥相对滑动时,接触表面具有很大的摩擦力,加载时,轴向力是由表面压力和摩擦力平衡。因此,相当于减小了轴向载荷的作用,即增大子弹簧刚度。卸载颂旁洞时,摩擦力阻滞了弹簧弹性变形的恢复,因此,相当于减小了弹簧作用力。环形弹簧在一个加载和卸载循环中的特性曲线为OABO,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则应为OC。卸载时,特性曲线由B点开关.而不是由E点,这是由于弹簧弹性滞后引起的因此减小。环形弹簧:由多个内圆锥面外圆柱面的垫圈状弹簧钢和内圆柱面外圆锥面的垫圈状弹簧钢交替叠加组合而成的弹簧。环形弹簧的内和外圆环的对数依据其所承受载荷的大小和产生变形的要求来确定。

环形弹簧是由若干带锥面皮知的内外圆环组成的一种压缩弹簧。它在轴向载荷P作用下,内外环的接触面间将产生很大的法向压力,使内环直径减小,外环直径增大。由于内外环直径发生这样的变化,就使弹簧缩短了长度;当外力卸除后,由于环的锥角b大于摩擦角,所以弹簧便在培握逗弹性内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的尺寸。环形弹簧承受轴向P时,内、外环配卖的锥形接触面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消耗很多的能量,此时受力与弯形仍成线性关系。在加载过程中,外力P等于弹簧内力与摩擦力之和。ABO表示卸载过程,它包括两个阶段,即AB段和BO段。AB段表示载荷降至,弹簧的弹性内力克服静摩擦力,使弹簧逐渐恢复原状的情况。

环形弹簧:由多个内圆锥面外圆柱面的垫圈状弹簧钢和内圆柱面外圆锥面棚桐的垫圈状弹簧钢交替叠加组合而成的弹簧。环形弹簧的内、外圆环的对数依据其所承受载荷的大小和产生变形的要求来确定。环形弹簧应用于空间受限且需要强力缓冲的场合。环形弹簧是一种强力弹簧,具有很大的缓冲吸震能力,(面积OABO与OACO之比可达60~70%),常用在重型车辆、火炮和飞机起落架等的缓冲装置中。环形弹簧的内、外环,由优质碳钢或野游耐摩的合金钢制成。各环按所需的外形先进行滚压,以提高其承载能力,然链脊坦后再进行热处理。

三、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第3卷的目录

第12篇 轴

第1章 概述

1 轴的分类

2 轴的设计特点和步骤

3 轴的常用材料

第2章 轴的结构设计

1 轴上零件唤弯的定位和固定

2 提高轴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

3 轴伸和轴颈的结构尺寸

4 轴的结构工艺性

第3章 轴的强度计算

1 按转矩估算轴径

2 按当量弯矩近似计算轴的强度

3 轴的强度计算实例

第4章 轴的刚度校核

1 轴的弯曲刚度校核

2 轴的扭转刚度校核

3 轴的刚度计算实例

第5章 轴的临界转速

1 不带圆盘的均质轴的临界转速

2 带圆盘的轴的临界转速

3 光轴的一阶临界转速计算

4 轴的临界转速计算示例

第6章 钢丝软轴

1 软轴的结构型式和规格

2 软轴的选择和使用

第7章 低速曲轴

1 曲轴的结构设计

2 曲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参考文献

第13篇 滑动轴承

第1章 滑动轴承的应用

1 滑动轴承的类型

2 滑动轴承的基本形式

3 常用轴瓦材料及其性能

4 标准轴套与轴瓦

5 滑动轴承的结构要素

6 滑动轴承的润滑

7 滑动轴承的速度与载荷

8 滑动轴承设计资料

第2章 无润滑滑动轴承

1 无润滑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2 参数的选择

3 性能计算

第3章 固体润滑滑动轴承

1 覆膜轴承

2 烧结轴承

3 浸渍复合轴承

4 镶嵌轴承

第4章 含油轴承

1 粉末冶金含油轴承

2 铸铜合计含油轴承

3 成长铸铁含油轴承

4 聚合物含油轴承

5 青铜石墨含油轴承

第5章 脂、滴油、油绳或油垫润滑滑动轴承

1 轴承的性能

2 主要参数选取

3 适宜的工况参数

4 润滑剂及其粘度的选择

第6章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

1 压力供油径向圆形轴承

2 多楔径向轴承

第7章 可倾瓦块滑动轴承

1 可倾瓦块径向轴承

2 可倾瓦块止推轴承

第8章 液体动压止推轴承

1 润滑方源链芹式与润滑油温度

2 参数选择

3 平面瓦块止推轴承

4 斜-平面瓦块止推轴承

5 阶梯面瓦块止推轴承

第9章 液体静压轴承

1 设计基础

2 止推轴承

3 径向轴承

4 径向止推轴承

5 动静压混合轴承

第10章 气体轴承

1 气体静压轴承

2 气体动压轴承

3 气体动静压混合轴承

4 气体轴承材料与精度

第11章 其他轴承

1 箔轴承

2 静压轴承

3 磁力轴承

4 宝石轴承

第12章 滑动轴承座

1 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

2 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

3 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

4 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

第14篇 滚动轴承

第1章 滚动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

1 通用轴承的分类

2 专用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

3 关节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

4 直线运动滚动支撑的分类、结构与代号

第2章 滚动轴承的特性与选用

1 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

2 滚动轴承的选用

第3章 滚动轴承计算

1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2 通用轴承计算

3 关节轴承的计算

4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计算

第4章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1 轴承配置

2 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

3 轴向紧固

4 滚动轴承的配合(摘自GB/T 307.1―2005,GB/T 307.4―2002,GB/T 275―1993)

5 轴承的预紧

6 轴承的密封

7 轴承的润滑

8 轴承的安装于拆卸

9 滚动轴承组合典型结构

第5章 滚动轴承支承设计实例

1 立柱式悬臂起重机支承设计

2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支承设计

第6章 常用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与数据

1 深沟球轴承

2 调心球轴承

3 角接触球轴承

4 圆柱滚子轴承

5 调心滚子轴承

6 圆锥滚雹毕子轴承

7 推力滚子轴承

8 推力滚子轴承

9 滚针轴承

10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

11 滚动轴承附件及滚动轴承座

12 回转支承

13 关节轴承

14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

附录

1 国外著名轴承公司通用轴承代号

2 国内外通用轴承代号对照

3 国内外钢球公差等级对照

4 国内外常用轴承钢材牌号对照

5 国内外常用轴承油品牌号对照

6 各国滚动轴承代号对照

参考文献

第15篇 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

第1章 联轴器

1 常用联轴器的类型性能、特点及应用

2 机械式联轴器的选择

3 联轴器的轴孔型式与键槽型式及尺寸

4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

5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

6 万向联轴器

7 弹性联轴器

第2章 离合器

1 常用离合器的类型、性能、特点与应用

2 离合器的选用与计算

3 嵌合式离合器

4 摩擦离合器

5 电磁离合器

6 磁粉离合器

7 离心离合器

8 超越离合器

9 安全离合器

10 气压离合器和液压离合器

第3章 制动器

1 制动器的功能、分类、特点与应用

2 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

3 外抱块式制动器

4 内张蹄式制动器

5 带式制动器

6 盘式制动器

7 其他制动器和辅助装置

8 制动器的驱动装置

9 停止器

参考文献

第16篇 弹簧

第1章 螺旋弹簧

1 圆柱螺旋弹簧的型式、代号及参数系列

2 弹簧材料和许用应力

3 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

4 扭转弹簧的设计

5 圆柱螺旋弹簧技术要求

6 设计计算例题

7 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8 圆锥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第2章 蝶形弹簧

1 蝶形弹簧的结构和尺寸系列

2 蝶形弹簧的设计计算

3 蝶形弹簧的许用应力和疲劳极限

4 蝶形弹簧的技术要求

5 计算例题

6 蝶形弹簧工作图

第3章 开槽蝶形弹簧

1 开槽蝶形弹簧的特性曲线

2 开槽蝶形弹簧设计参数的选择

3 开槽蝶形弹簧的设计计算

4 设计计算例题

第4章 片弹簧和线弹簧

1 片弹簧的结构与特点

2 片弹簧的设计计算

3 片弹簧的应力分析

4 片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5 线弹簧

6 设计计算问题

7 片弹簧技术要求

第5章 环形弹簧

1 环形弹簧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2 环形弹簧的设计计算

3 环形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4 环形弹簧的技术要求

第6章 平面涡卷弹簧

1 非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的设计计算

2 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

3 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4 设计计算例题

第7章 扭杆弹簧

1 扭杆弹簧的结构和特点

2 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

3 扭杆端部结构和有效工作长度

4 扭杆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5 扭杆弹簧的技术要求

6 计算例题

第8章 空气弹簧

1 空气弹簧的结构和特性

2 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

3 空气弹簧的强度计算

第9章 橡胶弹簧

1 橡胶弹簧的特点

2 橡胶材料的静弹性特性

3 橡胶材料的动弹性特性

4 橡胶弹簧的设计计算

5 橡胶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6 设计计算问题

参考文献

第17篇 起重机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第1章 起重机零部件

1 起重机分级

2 钢丝绳

3 绳具

4 卷筒

5 滑轮和滑轮组

6 起重链和链轮

7 吊钩

8 车轮和轨道

9 缓冲器

10 棘轮逆止器

第2章 运输机械零部件

1 普通带式输送机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2 气垫带式输送机

3 输送链和链轮

4 逆止器

第3章 操作件

1 手柄

2 手轮

3 把手

4 操作件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18篇 机架与箱体

第1章 机架设计概论

1 机架设计一般要求

2 机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3 机架的截面形状、肋的布置及壁板上的孔

4 铸造机架

5 焊接机架

6 机架的连接结构设计

7 非金属机架

第2章 机架的设计与计算

1 框架式及梁柱式机架的设计与常规计算

2 箱体的设计与计算

参考文献

第19篇 管道与管道附件

第1章 管道与管道附件的定义和分类

1 管道与管道附件的定义

2 管道的分类与分级

第2章 管道设计

1 管道与管道附件图示符号

2 管道设计内容及程序

3 管道工程标准化

4 管道布置

第3章 管道计算

1 管道设计条件和设计基准

2 管径及管道壁厚度计算

3 管道壁厚计算

4 管道阻力损失计算

5 管道的膨胀和补偿

6 管道支承

第4章 管道绝热与防腐

1 管道绝热

2 管道防腐

3 管道识别色

第5章 管道材料

1 管道

2 管件

3 法兰和垫片

4 阀门

参考文献

第20篇 润滑

第1章 润滑油

1 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

2 润滑油的组成

3 润滑油品的选用

第2章 润滑脂

1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

2 润滑脂的选用

3 钙基润滑脂

4 钠基润滑脂

5 锂基润滑脂

6 复合锂基润滑脂

7 脲基润滑脂

8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脂

9 高温润滑脂

10 部分国内外润滑脂牌号对照

第3章 固体润滑剂

1 固体润滑剂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2 常用的固体润滑剂

3 固体润滑剂的选用

第4章 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1 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的分类及选用

2 润滑件

3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

4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

5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

6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

7 油雾润滑

8 油气润滑

第5章 润滑维护

1 维修体制的发展

2 油品清洁度

3 油液清洁度的净化处理

4 液压润滑系统的过滤

参考文献

第21篇 密封

第1章 概述

1 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 常用密封材料

第2章 垫片密封

1 常用垫片类型及应用

2 高压设备密封

3 超高压设备密封

4 真空静密封

5 高温、低温条件下的密封

第3章 胶密封

1 密封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2 聚硫橡胶密封

3 硅橡胶密封

4 非硫化型密封胶

5 液态密封胶

6 厌氧胶

7 热熔型密封胶

8 密封胶的应用

第4章 填料密封

1 软填料密封

2 硬填料密封

3 成形填料密封

4 油封与防尘密封

5 真空动密封

第5章 机械密封

1 机械密封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2 机械密封结构的选用

3 常用机械密封材料

4 机械密封的设计和计算

5 机械密封的辅助系统

6 特殊工况下的机械密封

7 机械密封于其他密封的组合密封

8 机械密封的尺寸系列

9 机械密封的有关标准

第6章 非接触式密封

1 迷宫密封

2 浮环密封

3 螺旋密封

4 离心密封

5 磁流体密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