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少林月牙铲风格与特点?

177 2024-03-09 21:28 admin

一、少林月牙铲风格与特点?

少林月牙铲:月牙铲源于禅杖,禅杖源于佛家,多为佛教僧人持之。少林月牙铲主要以扎、劈、撩、挑、攉、拍、削、绞、戳、抡、云、压、等铲法,结合舞花、胸背花等动作所组成。

铲与身法、步法要协调配合,做到动之沉实泼辣,静之稳如泰山,开合有度,招实意明,稳健有力,气势雄伟,简明快速,动静分明。

二、西游记中沙僧用的降魔月牙铲的介绍?

降妖宝杖是《西游记》中沙悟净的兵器,出自月宫梭罗仙木,由鲁班打造琢磨而成,外边嵌宝霞光耀,内里钻金瑞气凝,如擀面杖样的乌油黑棒子,重五千零四十八斤,全名降妖真宝杖,也称降妖宝杖,降妖杖。

沙僧官拜卷帘大将军时由玉帝赐给,随身携带,大小如意,善能降妖,沙僧被贬流沙河后,宝杖也随身携带,后在唐僧西行取经路上,降妖宝杖多次建功立威。

三、禅杖和月牙铲的区别?

禅杖和月牙铲都是武术器械,但它们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禅杖通常是由竹子或木材制成,长度较长,粗细适中,主要用于坐禅和武术表演。禅杖的一端通常装有一个手柄,便于握持使用。禅杖的形状通常为直棍或弯曲成U形的棍棒。

而月牙铲则是一种短兵器,通常由铁制成,形状为月牙形,两端有刃。月牙铲的长度较短,大约50厘米左右,粗细与禅杖相当或略细。月牙铲的使用方法与禅杖相似,但月牙铲更适合近战攻击,可以用来砍、切、割等。

总体而言,禅杖和月牙铲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武术器械,但它们在用途、形状和使用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四、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铲为古代的一种形似月牙的一种兵器,一般都为古代武僧所使用,月牙朝上安装长柄,水浒传里花和尚鲁智深所使用的就是一条六十二斤重的水墨月牙禅杖,在水浒传里是排名靠前的武器之一,花和尚鲁智深也因此为步兵头领中武功最高的。

五、月牙铲禅杖来历?

翻查典籍,铲的确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某些类型的兵器铲亦确实会呈月牙状,不过通常只有一边开锋。很少会像文艺作品般,一端用方头铲,一端用月牙刃。

作为农具,铲早在石器时代便已经出现,但在北宋的军事百科全书《武经总要》,依然未见铲的踪影。及至明代年间,铲才以兵器的姿态,开始在军中流行起来。明人郑若曾所写的海防专著《筹海图编》,便收录了一种名为「天蓬铲」的兵器,其形如同一轮弯月,而且「内外皆锋刃」。铲头长一尺,柄身则长八尺至一丈。按照书中描述,天蓬铲直推可以削手,「往上推则铲首,下推则铲足」,又能够趁敌方逃走时作勾脚之用。有时更可以「于上风扬尘」,以此扰乱对手视线。

由于天蓬铲用途多变,因此被郑若曾颂扬为「兵马步战第一利器也」。后来在明末的《三才图会》中,亦有记载天蓬铲,内容与《筹海图编》完全一致。值得留意的是,《三才图会》末段还附录了两张分别名为「内月牙」及「外月牙」的兵器图谱。虽然不列作铲的类型,但其形制跟天蓬铲也十分相似。纯粹是刃口较为扁平,并且分成外弯、内弯两种模式。

至于由茅元仪所著的明代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也收录了一张「铲」的图谱。其刃锋同样呈外弯状态,总长度为一丈以内,尾端亦镶有刀锋,可以用于后刺。而它的刃口弧度,则跟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月牙铲如出一辙。有理由相信,后世文艺创作所见的月牙铲,就是以《武备志》的铲为蓝本。

沙僧 鲁智深都不是用月牙铲

从上文可见,现实中虽然存在作兵器之用的月牙形「铲」,但跟「月牙铲」始终有一定差距。而它主要亦是军旅士卒的装备,跟武僧并无直接关系。戏曲小说经常将月牙铲想象成僧侣的专属兵器,或许是出于僧人的生活习惯。

毕竟古代僧侣一般都是在寺内务农为生,有时亦要替死者诵经超度,铲很自然就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另一方面,民间历来禁止私藏兵刃。如果僧人要自卫或者保护寺产,就要将农具化成武器。铲由此被推论成佛门的特殊武器,也在情理之中。至于今人对月牙铲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近年来《水浒传》及《西游记》电视剧的影响。

事实上,不论鲁智深抑或沙僧,他们所用的武器都不是月牙铲。按《西游记》原著第二十二回,沙僧的兵器乃「降妖宝杖」,又名「梭罗宝杖」。由鲁班以吴刚砍下的桂树枝所制,外形两端细中间粗,曾被妖怪形容为擀面棍。而《水浒传》亦明确记载鲁智深的兵器为「禅杖」。万历三十八年(1610)出版的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画中的鲁智深也是手持一根杖。月牙铲在流行文化中的普及,应该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近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