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养螺蛳?
1、准备一个干净的盆,在盆中放入适量无污染的淤泥或者塘泥。2、将田螺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保证水质干净。3、每天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有利于田螺生长发育。4、生长环境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水温需要控制在15℃以上。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
田螺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二、田螺的头是扁的还是尖的?
是扁的。
田螺的头部为圆柱状,其前端有一个突出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腹面,吻的基部两侧有一对较长的触角。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会伸出壳口外,喜欢在夜间活动和摄食。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体外有一个外壳。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
三、田螺有几根触角?
田螺是一种软体动物,它具有两根触角。这两根触角位于它的头部,起到感知和探测环境的作用。触角上有许多感觉细胞,可以感知周围的温度、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信息。通过触角,田螺可以辨别食物的位置和方向,避开障碍物,或者发现潜在的危险。触角对于田螺的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帮助田螺适应和适应各种环境。总之,田螺具有两根触角,这是它们与外界相互作用和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田螺白色长条是什么?
是肠子
螺蛳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螺蛳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螺蛳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螺蛳会死亡。
五、田螺有眼睛吗?
没有眼睛。因为田螺属于软体动物,其视觉器官为“套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眼睛,其主要判断环境的方法是利用化学感受器官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分子信号。此外,田螺的运动和摄食等行为,也和其没有眼睛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除了田螺,蛞蝓和章鱼等动物也有类似的视觉器官构造。这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生活环境的特点,发展出了独特的判断与行为方式。对它们的视觉器官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进化的奥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六、田螺有肝吗?
有肝,生长在田螺尾部。
田螺剪掉尾的话会很快死去,因为,尾部有很多器官,比如脑神经节,肝脏,还有它所有的消化系统,肠子等等,没有了肯定活不成了,而且田螺尾巴剪除后也不能养。田螺的尾部是田螺内脏集中的区域,剪除之后田螺会受到致命的伤害,通常无法存活太长时间就会死亡。
七、脆螺和田螺的区别?
脆螺和田螺的区别:
一、外貌特征不同:
1、脆螺壳呈卵锥形或纺锤形;螺沟清晰而完整;壳表光滑呈白色。有5~6个膨大的螺层;无副螺层。螺塔高,螺层相当明显,各螺层呈现阶梯状,各层散布着排列不规则的红褐色斑纹。
2、田螺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其边缘完整,有角质。内部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个内脏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
二、体型不同不同:
脆螺体形比田螺小一些。石螺一般有乒乓球那么大,大的有鸭蛋差不多大。
三、分布范围不同:
1、脆螺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泰国。
2、田螺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
扩展资料:
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人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中溶氧量降到3.5mg/L时,它们摄食不振;1.53.5mg/L时,开始死亡。
八、田螺在桶里面走路什么样子?
1. 田螺在桶里面走路的样子是缓慢而连续的。2. 这是因为田螺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决定了它们在桶里行走时的特点。田螺的身体柔软,没有腿部或其他快速移动的器官,它们通过肌肉的蠕动来推动身体前进。由于田螺的运动速度较慢,所以它们在桶里行走时呈现出缓慢而连续的状态。3. 此外,田螺在行走过程中会释放黏液,使身体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更好地保持身体的稳定。田螺在桶里行走的样子也可以延伸到其他环境中,比如在水中或陆地上,它们的行走方式都是类似的。这种行走方式使田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进行必要的觅食和寻找避难所等活动。
九、螺蛳肉上面白色一条的是什么?
是肠子
螺蛳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螺蛳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螺蛳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螺蛳会死亡。
十、田螺的特征九个字?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1、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2、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