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兰溪机床厂往事

170 2023-04-12 23:01 admin

兰溪机床厂,又称兰溪联强机床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和集体联办的机床生产企业。由于机电一体化起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所产数控机床销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在同行业中颇具声望。而其企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和济昌铜锡庄和手工业合作化初期的兰溪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

(一)和济昌铜铁工厂

兰溪近代工业的发韧首推机械行业,其兴起可追溯至清宣统三年(1911)。此年二月,绍兴商人谢玉林来到浙中商埠兰溪,在老城西南市街(今解放路)开设了一爿专营铜锡制品的“绍兴和济昌兰溪分店”,不久改名为“和济昌恒记铜锡庄”。并在对过安驿巷办起了专门的手工业作坊,生意十分兴隆。谢家与同为绍籍的沪上实业家陈蝶仙(南社著名诗人)是世交,这个以生产“无敌牌”牙粉和创办家庭工业社出名的天虚我生(陈蝶仙号),其时也想到兰溪来发展,并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成行,旅居在东门外越郡别墅(绍兴会馆)。到兰后经常与谢小叙,商谈发展民族工业之路。在陈蝶仙的影响下,谢玉林的长子谢锦春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选址在大阙口左上方,兴办了浙中第一家半机械化生产的近代机械工业企业~和济昌铜铁工厂。置办了皮带车床、台钻、浇铸用的锅炉等设备,批量生产消防器材和其他铜铁制品。产品由谢家绍兴老号和沪、杭分店转销往全国各地,其时谢玉林已告老还乡。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面抗战爆发,谢家生意受到影响。谢锦春托时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的堂叔父谢冠生帮衬联系业务,谢冠生便转托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襄助。顾祝同即着部下将修理枪械的业务和部分兵器部件交由和济昌铜铁工厂生产,并在厂门外增挂了“第三战区兵工厂”的牌子。期间,前方战事吃紧,军械修理和生产业务扩大。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和济昌铜铁工厂已是一个拥有500多号员工、年销售7万余银元的大厂了。民国三十一年(1942)兰溪沦陷前夕,谢锦春带着大部分熟练工人和设备,将工厂迁散到衢州、常山和江西上饶继续生产。兰溪的老厂和店铺着由其弟谢锦澜留守。抗战胜利后,谢锦春去上海发展。一些绍籍和兰溪籍老员工陆续携设备回迁兰溪,并由谢锦春委托华连生帮助其弟谢锦澜(1959年在兰溪去世)恢复老厂生产。不过“第三战区兰溪兵工厂”的牌子摘掉了,和济昌铜铁工厂仍打老牌子生产老产品,一直延至兰溪解放。

兰溪解放后,和济昌铜铁工厂由谢锦春(1960年在上海去世)委托华连生担任经理,继续经营。1951年元月3日,兰溪县人民政府委托公方代表徐有林接圆闷樱管和济昌铜铁工厂,由陆鉴森、詹乃坤、陈巨成、吕才生、赵立云、修冠荣等老工人牵头成立工会,联系在兰溪的和济昌工友恢复和发展生产。1952年1月,由于挂过“第三战区兰溪兵工厂”的牌子,和济昌铜铁工厂被划为官僚资本,工厂全部资产收归国有,改厂名为兰溪铁工厂,徐有林任代厂长,陆鉴森任副厂长,詹乃坤任工会主席,兰溪第一家国有工业企业由此诞生。此年企业有职工46人,主要产品为铜壶、弹簧锁、水枪等金属制品。以后,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兰溪铁工厂曾多次改名,1967年改称兰溪机床厂。企业也不断扩建,新造了铸工车间,增添了金加工设备,并开始生产普通机床。继徐有林之后,章新华、唐展平、徐健、魏悦、凌成明等同志先后担任厂领导。到1984年底,工厂有职工537人,固定资产原值392万元,年生产C620普通车床292台,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万元。

(二)兰溪铁业合作工厂

兰溪铁业合作工厂前身是兰溪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地方国营兰溪农业机械厂,后退为大集体改称兰溪机械实验厂罩掘、兰溪机械厂。

民国时期,作为浙中商埠的兰溪,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民国二十三年(1934),据当年实验县政府调查,兰溪城区有手工业行业24个,手工业作坊554户,其中铁器业81户,铜锡器业21户,生铁业4户,金属加工业共106家,从业人员237人,年营业额21.59万元(银圆)。橘丛新中国成立后,据1950年工商调查,全县已登记的铁器业159户,铜锡器业23家,白铁器业27户,其他金属加工业21户,合计金属加工业230户,从业人员433人,年营业额18.4万元。

1951年5月,中共金华地委提出城镇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的意见;同年8月,兰溪县委在永昌镇进行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了永昌铁业生产合作社。随后,城区手工业界也积极跟进。1952年8月,由庙前街陈永泰铜铁店工人郑振森牵头在北门街成立了城区第一个铁业生产合作小组;1954年10月,城区第二铁业合作小组并入,组建成兰溪城关铁业生产合作社,郑振森任理事主任,应金斗任监事主任。首批社员有陈永泰号的陈阿良、郑振森,李福兴号的李加福、吴小弟,陈隆兴号的陈樟元、陈宝贤,和福昌号的胡水法、林有宝,胡成根和城区多家铁店的店主和员工程瑞英、赵根牛、赵得火、张金富、凌永华、张金水、刘根根、温裕生、刘志根、郭阿元、郭樟友、朱樟木、贾德然、丁樟顺、丁文生、张荣金、叶大铨、王银岩和王金生等12张炉灶28人,时称廿八个头。主要产品为铁制农具、家具,铜锡和钣金制品。

1957年城关车灯合作社并入,业务扩大,主厂房在和平路石板路口和后沙溪之间,开始生产农业机械,并在城中、城南设立两个作坊和营业门店,改名为兰溪县机械修配厂,工人增至137人。1958年4月再次扩容,内设铸工、锻工、金工、钳工和机修5个车间和城北、城中、城南3个门市部,主产农业机械产品,员工300多人,成为兰溪首家大集体农业机械合作工厂;同年12月,经县委、县人委批准转为地方国营兰溪农业机械厂,改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后企业迅速扩张,在城区和乡镇招收了大量的学徒工和合同工,全厂员工一度达到1300多人,厂内还办了一个兰溪县农机化学校,为全县各乡镇培养了一批农机操作和修理人员。

工厂产品有十余种,包括十二马力拖拉机、插秧机、打稻机、双轮双骅犁、饲料粉碎机等。时逢大办钢铁,还在当时的三清殿前大阙路口筑起了炼铁炉,兰溪的第一炉铁水就是从这里炼出来的。当时县委向省委报喜,农机厂还上了浙江日报头条。此时的农机厂书记是崔文,厂长张先祥(两位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革命),郑振森改任生产科长兼党委委员,负责全厂的生产管理和调度。

1961年5月,国民经济收缩,农业机械厂转为大集体兰溪县铁业合作工厂,大批工人下放农村,也有部分原来城区户籍的工人被另行安置到其他厂矿就业,但保留了原厂区、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骨干。收缩改制后主要生产铸铁锅、台虎钳、铁砧、洋镐、甘蔗刨、理发刀剪等日用铁制品。以后又增加了四联一字机、碾米机等产品。直到1963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工厂又重新招工扩大生产,笔者就是在此时参加工作的。1964年,兰溪县铁业合作工厂改名为兰溪县机械实验厂,后又改称兰溪机械厂,开始生产金属切削机床,主要产品是C618―2普通车床、B665牛头床以及WB209龙门床、Cw6163车床等,也生产和组装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1973年8月,兰溪县庆祝党的十大胜利召开的游行队伍中有十辆车头戴大红花,车上彩旗飘扬的拖拉机队列就是由兰溪机械厂组装出厂的。1977年崔文和郑振森相继调任新组建的农修造厂和电器厂厂长,兰溪机械厂书记、厂长由张先祥一人兼任,施福山任副书记。不久张先祥同志因身体欠佳外出疗养,县委下文施福山任厂长,张先祥任书记。

1984年初,兰溪机械厂在全省范围率先发展机电一体化机械产品,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610教研室签约共同开发数控车床,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沈宏耿、章跃中、周楚康、郑益民等人赴交大一边进修,一边与交大教授李德庆和包伟弟、张朝尧等人组成新产品研发组,共同设计开发CKL6132数控车床。1985年初设计完成,硬软件加工进展顺利,到年中机床装配一举成功。通过省机械厅牵头组成的省级鉴定委员会鉴定,成为浙江省第一台数字控制的金属切削机床。

1985年,兰溪机械厂除完成CKL6132数控车床试制外,与浙江工学院联合研制的YZ315液R免烧制砖机也通过了省级鉴定,并被评为省科技二等奖;独力研制的SP160塑料破碎机被评为金华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全年生产三种金属切削机床共208台、塑料破碎机90台,实现产品销售173万元、利税64万元。

(三)联营后的兰溪机床厂

1985年6月,省机械工业厅领导为编制浙江省机械工业七五规划二次来兰考察,并由曾任汤溪齿轮箱厂厂长的孙忠焕县长陪同走访了兰溪机床厂和兰溪机械厂。他们认为机床、机械两厂,虽然都是生产机床的老厂,基础好、有经验,但小而全,技术力量、生产装备和财力物力分散。为充分发挥兰溪机床工业优势,形成合力和大批量专业化生产,建议两厂合并,定点生产车床。根据省、地和县政府领导指示,县政府二次下抄告单,责成县经委和机械工业公司做好进一步落实工作,并于当年10月22日下文实施,要求在1986年1月完成合并,统一核算,统一经营;同时公布施福山兼任机床厂党委副书记,负责党务和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合并联营协议由三方法人代表凌成明、施福山、陈宝康签字,198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两厂联营后,施福山于当年9月赴党校学习,不久凌成明也调离,兰溪机床厂厂长由郭庆建担任。

郭庆建上任后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工厂技改和新产品开发。C620普通车床产量逐年增长(1988年年产量就达到了568台),铸工车间完成了整体搬迁,1987年在CKL6132数控车床的基础上完成了CKL6140数控卧式车床的试制和批量生产,随后又研制了数控铣床和数控镗床,形成了CK、CL两个系列的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优势系列产品。到1993年全厂已具备上千台数控车床生产规模,当年车床实际产量854台,其中数控车床500台,实现产值3979万元、利润436万元,产品行销25个省市,并出口南美和东南亚国家。本省用户主要是杭州万向集团和台州吉利集团,曾担任过省机械厅厅长、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吕祖善在调研万向、吉利时对兰溪机床厂能够自主生产这样实用美观的数控车床赞不绝口,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1998年,市政府领导决定对兰溪机床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并派工作组进厂指导。年底改造完成,改名为兰溪联强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孙品兰任董事长,章燕儿任总经理,郑建平任副总经理。改造后的兰溪联强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于2005年迁址至江南开发区沈村,形成数控机床年产6000台的生产规模,并改厂名为兰溪联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2007年年生产机床4687台,其中数控机床3211台;实现销售额2.25亿元,利润2903万元。2012年,数控机床年生产量增至4000台,全部机床年产量突破5000台,实现销售额4亿元。据当时的机电年报反映,数控机床年销售量位居全国第三,浙江省第一。

(本照片和部分数据由沈宏耿、郑建平和郑培棣提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2020.12.12施福山于黄龙洞寓